怀念归侨翘楚文曼魂老师
杭州市第一届侨联主席文曼魂老师,驾鹤西去已有二十多个年头了。她曾是第一届杭州市政协委员、第二、三届政协常委。杭州的老归侨们和杭州二中的老教师们,每当提到她,都会流露出深深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爱岗敬业,成绩斐然
1962年,我大学毕业分到杭州二中任教,一日,一位清丽秀雅的长者招呼:“小丘,你好,我是语文组的文曼魂,……”她显然已经知道了我是新来的归侨老师,她那隐含着湖南底音的普通话,洋溢着慈祥和亲切,于是我们无拘无束地寒暄起来,她的言谈举止透露着大家闺秀的风韵,脱俗不凡。那年,我22岁,是物理教师中的新兵,她54岁,早已是杭州中学语文界的名家了。
当年,我们学校有100多位风华正茂的归国华侨学生和3位年轻的归侨教师,在校园里,常可看到她与男女侨生们叙谈欢笑的身影。我们都得到过她热心的帮助和关爱,都为身边有这样一位可敬可亲的侨界领袖与知心朋友而庆幸。
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学校在老校长黄怀仁的主持下名声日隆,他学养丰厚治校有方。他善于发掘和培植教育新花,让教有心得的老师在全校教工大会上介绍交流,这对于年轻教师的成长帮助甚大。例如,外语组的“一以贯之”(字、词、句基础教学一抓到底)的经验,物理组“落实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经验,……而文曼魂老师领导的语文组的“五认真”(认真备课、认真讲课、认真辅导、认真批改、认真检查)经验,在校内外的影响最大,对蔚成良好的教风、校风和师德具有基础性的作用。语文组的老师们说:“她自己多次为我们示范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赢得全组同志的信任和尊重。”“五认真”经验在校内推广,波及校外,文老师领导的语文组被评为浙江省和杭州市的先进教研组。她也多次被评为先进教师。
心中有憧憬,胸中有学生的文老师象慈母般地关爱着每一位学生,身体力行着“五认真”,每天备课批改作业到深夜,假日也有同学在她这里个别辅导。她敬业爱生的事例不断在校内传扬,文曼魂老师成了全校师生敬重和学习的楷模。
提携后生,甘为人梯
每位新来的年轻语文教师都观摹过她为他(她)们上的示范课,并得到过她的悉心指导。她不辞辛劳地为他(她)们作个别辅导,文老师被视为他(她)们的恩师,促使他们尽快成长。
与我同时进校的陈君是从小参军再被选送到大学深造的高材生,文老师极为看重这位德才兼备的年轻人,于是向黄校长力荐让贤,让陈君当教研组长,自己甘当副组长,表现了大公无私的坦荡心胸。一时间,此事在杭二中校园内传为美谈佳话。
立足本职,为侨服务
文曼魂老师除了肩负繁重的教学本职工作外,还有重要的社会兼职工作。1961年她被推选为第一届杭州市侨联主席,后来被选为全国侨联委员、浙江省侨联副主席、浙江省人大代表、杭州市政协常委等职。本职工作和社会兼职几乎用去了她全部业余时间,挤占了她的休息,同事们说她是学校里最忙的一位老师。
侨联是归侨、侨眷与政府沟通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有着大量琐碎的侨务工作要处理,身为侨联主席的文曼魂常要深入归侨、侨眷所在的工厂、学校和居民区了解访问,协助他们排忧解难,她在杭州市侨界有良好的口碑。随着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有不少华侨回国观光或探亲,文曼魂少不了参加一些迎来送往的工作。有一次,她从南方开完侨务会议归来,把我叫到身边,拿出一些腰果、椰糖之类的食品给我,如待自己的孩子一般,这样的事,后来还有多次,这使孑身居杭踏入社会不久的我,感受到了慈母般的浓浓深情。平时,文老对一时有难的侨生和同事们的帮助和接济,向来是慷慨而大方的。
传奇人生,鞠躬尽瘁
时日久了,我们慢慢地从别人那里知道文曼魂老师年轻时有着令人敬羡的革命经历和传奇般的人生。她于1908年出生于湖南醴陵的一个大户人家,14岁时为逃婚离家出走,先去长沙稻田女子师范学校(革命家徐特立创办),后入武昌中央军校步兵科女生队(黄埔军校五期)学习,参加了北代战争和“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她随一批共产党人辗转来到上海,在林伯渠同志的领导下,继续在上海、杭州等地从事地下革命工作。地下工作的革命同志都是单线联系的,在白色恐怖下,上海的党组织遭受到了极严重的破坏,引为终身遗憾的是她失去了与党组织上的联系。在腥风血雨的逆境中,她考入了刘海粟创办的上海中华艺专就读。1930年毕业后,由友人帮助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马六甲等地从事华侨教育工作。在海外20多年的执教生涯中,历任教师和校长,任马亚西亚麻坡化南女中校长9年,辛勤培育新一代华侨子女,传播着中华文化,成绩卓著。华侨师生们将一块铸有“诲人不倦”的金字牌匾赠送给敬爱的师长文曼魂老师。1951年初,文曼魂迎着新中国的朝阳回到了祖国,回到她于上世纪20年代末曾战斗工作过的蕙兰中学,同年7月蕙兰中学与原浙大附中合并为杭州市第二中学,她被聘为语文教研组长。从此,她的人生经历翻开了全新的一页,她全身心地扑在新的教学岗位上,孜孜不倦地耕耘着。
长期漂泊的海外生活,把她的婚姻大事耽搁下来了,直到1953年45岁时才成家。限于当时的物质条件,学校分给她一间简陋的旧房,一张床一张桌一把椅子就是全部家当,她毫无怨言,泰然处之。住房临近学校食堂,语文教研组就在楼上,这便为她的教学和生活提供了方便。她过起了以校为家的生活。
1974年,文曼魂退休后,随丈夫老张迁居南京,后被选为南京市政协委员和市侨联委员,继续为侨务工作做贡献。
在文老已年逾古稀78岁的1985年,浙江省有关部门为她在“文革”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落实了政策,使她享受离休干部待遇,补发了这期间被扣发的工资余额4000多元,她却将其中四分之三捐献给省侨联作活动经费。
1987年12月7日,文曼魂老师不幸病逝于南京,享年80岁,一生追求真理、追求光明、报效祖国的树人楷模的文老永远离开了我们。一颗令人敬仰的“侨星”陨落了。南京市政协和有关部门为文老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浙江省和杭州市侨办,侨联也派代表前往参加,向这位在海内外奋斗了60多年的爱国归侨领袖人物致敬!
蕙质兰心的文曼魂老师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多年了,她的音容笑貌还不时浮现在我们的面前,她对祖国眷恋的赤子情怀、她待人处世的高尚品德、她诲人不倦的师德风范、她对厄运的从容淡定、她对社会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