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94侨界风采/col/col1229597837/index.html人物风采/col/col1229597896/index.html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侨界风采 >> 人物风采

吴静:梅花香自苦寒来

来源:杭州市侨联宣传部发布日期:2011-11-14
吴静,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教授、浙江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政协委员、致公党杭州市委员会副主委、杭州市侨联常委、杭州师范大学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第八届“杭州市青年英才”,杭州市“十大杰出青年”。
  

  吴静博士,2007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曾就读浙江大学,获理学学士和理学硕士学位,1995年加入杭州师范学院化学系,2003年获香港理工大学博士学位,2003、2005年香港理工大学、美国Boston College博士后研究员,2005年回杭州师范大学工作。现任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教授、浙江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省青联委员、致公党杭州市委员会副主委、杭州市侨联常委、杭州师范大学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
  孜孜不倦地追求学问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这是她的座右铭。一个已经与化学元素打了20年交道的留学归国女教授,在她亲切友善的笑容下散发着实足的魅力。
  1995年吴静从浙江大学硕士毕业分配到杭州师范大学,进入化学系任教以来,她从未因为教学任务繁忙、科研条件简陋而放弃自己对学术的追求与研究。1998年至2001年,她在《中国科学》、《化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共发表论文10篇,1999年获“浙江省第十届(1997-1998)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2000至2005年,她先后在不对称合成领域国际著名化学家香港理工大学陈新滋院士以及美国波士顿学院(Boston College)Hoveyda教授的研究小组攻读博士学位及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国际学术界和工业界同行称道的成绩,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和论著及译著章节40余篇, 她还获三项国际发明专利,研制的手性配体成为美国Strem公司的商品;发展的催化不对称过程已成功转移到国际工业界(如Novartis公司和Johnson Matthey公司)作工业应用开发。她因此荣获“2004-2005年度浙江省优秀博士后”。
  2005年7月,她放弃国外优厚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以及省外重点大学的聘请,回到杭州师范大学工作。
  回国以来,吴静教授因为科研和教书育人方面的突出成绩曾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归侨侨眷”、“第九届浙江省青年科技奖”、“浙江省第十四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浙江省高校‘三育人’先进个人”、“杭州市第八届十大杰出青年”、“杭州市优秀博士后”、“杭州市优秀教师”、“杭州师范大学学生最喜爱的老师”、“杭州师范大学师德标兵”、“杭州师范大学教学十佳”等荣誉称号。
  兢兢业业地做好工作
  “搞科研是一个亘古而常青的事业,没有尽头,实验是永远都做不完的。”她目前主持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团队项目,她有着多年的教学经验与丰富的人生经历,她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关心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形势,关心着学校学院的建设与发展,辛勤耕耘在教育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兢兢业业,全身心地投入她所钟爱的教育事业中。
  在教学的课堂上,她犹如一位指挥若定的长官,总能用最有效的方法引导她的学生进入知识的殿堂并在其中快乐翱翔。课前她总是有着充分的准备,不仅将知识重点,难点和理论框架系统化,使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都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同时她还会查阅国内外教材和资料,及时了解本学科不断发展的新动态和新趋势,努力掌握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新动向、新知识、新技术,竭力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与动力,开拓学生的视野,为同学们走向工作岗位打下深厚的基础。
  不仅如此,她还会独立创新,根据自身的学习体会去设计一些练习,并且将自己的想法思路清晰地解释给同学们听,使学生能更加快速地理解与掌握知识点。她自始至终秉承着“精心备课,认真授教,因材施教”的宗旨,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但凡与吴静老师有过接触的学生都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的微笑,“她的微笑里透出一种安宁、平和、舒心,还有一种博爱、从容和大气。”她经常走访学生寝室,用自己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良好的修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她尊重每一位学生,积极地和他们做朋友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了同学们的尊敬与信任。她的和蔼可亲,她的认真负责,她的博大精深,紧紧地吸引住了她的学生。学生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吴老师非常敬业,非常值得学习。作为吴老师的学生,我们是幸运的。”
  在2010年杭州师范大学第二届“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中,学生对她的评价是:“谦和、淡定、宁静是您名字的真实写照,内心的坚定和执着则是您攀登科学高峰的坚石,您用最真实的自己影响着我们,您是美丽与智慧并存的老师。”
  发挥优势勇担社会责任
  2007年杭州市第一个高校侨联组织——杭州师范大学侨联成立,吴静担任侨联主席。吴静热心侨联工作,积极组织并亲自参与侨联系统的各项活动。杭州师范大学侨联成立后,对校内归侨侨眷、留学归国人员情况作进一步调查,掌握基本信息,并在原有基础上,通过各部门、学院的骨干成员加强本部门、本单位侨界人士间的联系,逐步扩大侨联组织的深入度和延伸度。举办了具有高校侨联的特点一些活动,如:“重回校园与大学生对对碰暨现代美术鉴赏”活动、留学讲座进校园等活动,依托国际教育学院,参与、支持、协助开展华文教育。2011年,吴静带领杭师大侨联代表队参加“感党恩·抒侨情”杭州市侨界合唱比赛,获得二等奖。
  作为民主党派成员(致公党党员)和第十届政协委员,吴静认真履行职能,积极参政议政,撰写提案。2009年省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提交的提案“预防声讯信息提供商的消费陷阱”以及“建设和谐公正的消费环境有效预防和打击手机电话行骗,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均被采纳,并分别受到相关媒体的采访和报道,2010年十届三次会议提交的提案“加强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及精神救助体系,倡导‘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2011年十届四次会议提交的提案“完善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和管理机制,有效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作用”均被采纳。
  吴静,就是这样一位美丽与智慧并存的老师、严谨求实的科研人员、乐于奉献的“海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