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民:爱心凝侨心真情系侨情
吴伟民,下城区天水街道侨联第一届秘书长,以热心、爱心、责任心开展侨联工作,获得“全国社区侨务工作先进个人”、“杭州市侨联工作荣誉奖”等称号。
下城区天水街道侨联秘书长吴伟民,数年如一日,诚心诚意为侨办实事;竭尽全力为侨解难事;坚持不懈为侨做好事,始终做到:心里装着“侨”,凡事想着“侨”,工作依靠“侨”,一切为了“侨”,当公仆,献公心,赢得了归侨侨眷的口碑。
寄“爱心真情”于侨眷
2010年初,皇亲苑社区独居侨眷周亚丽女士的外甥女胡立专程从国外回来,给天水街道侨联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八个大字。
原来,三年前,七十多岁的周女士因不堪病痛而自寻短见,被吴伟民他们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救人容易,救心难”。面对死而复生的周女士,吴伟民不敢松懈,专门请来了心理医生为她做心理疏导,使她重树起了生活的信心。
2009年初,吴伟民为周女士实现了去三台山踏青的愿望;周女士远在海外的外甥女回国,吴伟民又专程陪她们游了杨公堤。周女士感动得热泪盈眶,说:“吴秘书长,你虽然不是我的亲人,但胜似亲人哪”!
2010年初,周女士去世了,但她留下的那句“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肺腑之言,却伴随着侨眷对党和政府的无限感恩,长久地留在了人间天堂!
为归侨、侨眷多做奉献,是吴伟民的执着追求。在他担任街道侨联秘书长的数年时间里:
他四处奔波,为侨眷罗峰解决了小外孙回国读书的问题;
他锲而不舍,用整整两年的时间,为侨眷金志铨解决了农村老家宅基地的纠纷问题;
他将心比心,多次协调,为独居侨眷王永前解决了常年饱受面包房热气烘烤的问题;
他还及时为刘传秉、薛兰馨、梁天锡、董明、陈赞彬等侨界人士排忧解难。
吴伟民汇真情于爱心,汇责任于行动,以爱心行动赢得了街道侨界人士的赞誉。
寄“务实创新”于侨务
吴伟民是中共党员,数年来,他除了担任街道侨联秘书长以外,还担任着街道统战办主任、机关工会主席、纪工委副书记以及农贸市场老总、市农贸市场行业协会会长等诸多职务,工作担子重、任务多。为了不断开创辖区侨务工作新局面,他坚持着自己的工作理念:个人的能量是有限的。一个称职的侨联干部,一定要善于把“个人能量”集合成“社会能量”,只有这样,侨联工作才会有新突破、新发展。
遵行着这个理念,2006年在吴伟民的推动下,天水街道侨联创建了“独居、空巢归侨、侨眷‘八个一’服务保障机制”。
具体来说,“八个一”是指独居、空巢归侨、侨眷服务工作的八大载体:用“一份档案表”使服务工作“有据可查”;用“一张监护网”使服务工作“有事必知”;用“一条求助线”使服务工作“有求必应”;用“一支服务队”使服务工作“有难必帮”;用“一台呼叫器”使服务工作“有险必救”; 用“一间聊天室”使服务工作“有忧必慰”;用“一间活动室”使服务工作“有需必供”。“中国侨网”对这项工作予以极高的评价,称“八个一”服务机制为独居、空巢归侨、侨眷提供了“科学的生活料理、完备的制度保障、必要的物质支持和充分的精神赡养”。
同年,吴伟民又提议创建了全国第一家“社区金桥俱乐部”。新建的“社区金桥俱乐部”,总面积达320多平方米,集“现代时尚和温馨雅致”为一体,设有“学习议事厅”、“温馨聊天室”、“运动休闲区”、“多功能会议厅”、“海外视频聊天室”和“侨法宣传角”, 配有电脑、投影机、电视机、视频聊天、多功能音响等全套先进设备,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浓郁的侨文化,是辖区侨界人士理想的活动乐园。
2008年,经吴伟民提议,天水街道设立了每年2万元的“八个一”活动保障基金;在“曾波梅口腔门诊部”建立天水地区第一个“金桥服务点”。需要获得帮助的侨界人士,凭“金桥服务卡”就可在免去“挂号费、检查费、咨询费”。而后,“金桥服务点”在各社区实现了的全覆盖。其中:“女儿家”老年食堂,可为行动不便的侨界人士,送餐上门;“鲍大妈聊天室”为侨服务集精神慰藉、专项咨询、未成年人教育、志愿服务和调查研究功能于一体。
2009年,天水街道侨联创建的“金桥”系列为侨服务项目:“金桥聊天吧”和“金桥相聚日”,被评为“杭州市最具生活品质体验点300强”。
2010年,结合庭院改善工程,在吴伟民的精心谋划下,对华侨新村进行了“侨文化”特色展示。使华侨新村旧貌换新颜,受到了新村内的老归侨、老侨眷们及其海外亲人的欢迎,同时,也使华侨新村成了杭城的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同年,吴伟民又创立了“社区金桥京剧社”,带领侨界票友以戏联谊,共享快乐,共唱和谐。短短一年,就为社会各界义演20余场,营造“社会为侨、侨为社会”双向服务的氛围。
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经吴伟民和街道、社区侨联工作者的努力下,天水街道侨联工作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每天有联系,每月有聚会,每季有学习,每年有表彰,重大节日有联谊,工作创新有持续”的为侨服务常态管理机制,在吴伟民的模范带领下,每年都有新课题,每年都有新创意,善作善成,常办常新。
一个个阵地,一个个载体,吴伟民用他的心血和智慧,使平凡的工作有了不平凡的业绩。天水街道侨联荣获“省示范性基层侨联”、 “市规范化基层侨联组织”称号。吴伟民荣获“全国社区侨务工作先进个人”、杭州市“侨联工作荣誉奖”等光荣称号。
寄“无私奉献”于侨业
面对荣誉,吴伟民,没有固步自封,更没有骄傲自满。
2011年10月,他光荣退休,但他退休不退业,把退休作为事业的新起点,他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己任,继续无私奉献自己对侨务事业的聪明才智和一腔热情。
吴伟民发挥担任农贸市场负责人、市农贸市场行业协会会长的优势,积极推动、精心筹备,在杭州万寿亭农贸市场建立了全省第一家农贸市场侨联组织—“天水街道侨联万寿亭农贸市场分会”成立。这个侨联分会,把侨务事业与公益事业联系起来,把侨务活动与民生活动对接起来,积极引导市场侨界人士利用自身资源,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为辖区的发展作出更大、更新的贡献。与此同时,吴伟民还会同继任侨务工作的同仁,一起部署了《天水街道社区为侨服务管理规范体系》工作,进一步完善“家庭本位”和“社区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机制;进一步加大“社区为侨服务”和“侨为社区服务”相结合的互动效能。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吴伟民善于从大处着眼,勤于从小事做起,真诚倾听归侨侨眷呼声,真实反映归侨侨眷意愿,真情关心归侨侨眷疾苦,他用“舍我其谁、勇争第一”的主人翁责任意识,谱写了“一片爱心凝侨心、满腔真情系侨情”的华丽乐章,完美诠释了“甘于奉献,善于创新。乐于相助,勇于争先”的新时期浙江侨联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