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侨界风采 >> 人物风采

丘永宁:一时今夕会万里故乡情

来源:杭州市侨联宣传部发布日期:2012-02-09
丘永宁,泰国归侨,杭州市第二中学高级老师,杭州市政协第六届委员,第五届杭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1996年当选为中国致公党杭州市委员会副主委,杭州市政协第七届常委,第八届浙江省政协委员。

  认识丘永宁老师是在一个夏日的午后,那天听说他是杭州二中退休的,我毕业二中那么多年,能在侨联再见到母校的老师,顿时倍觉亲切。
  丘永宁老师不仅热情,还健谈,更善笔,他的《游踪归思》一书,记录了他自己的家世、生平及游踪观感。细细读来,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丘老师宁静淡泊、知足常乐的好心态和忘却过去、珍重当前、放眼未来的大胸怀。
  --爱国忧民--
  丘永宁老师1940年5月1日生于泰国万磅,在战乱与饥荒中逃难流亡,四岁时不幸丧母,整个童年都是在凄风苦雨中度过的。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们全家和一些难侨们满怀喜悦寻求回到战前的原居住地——泰国,但在那个满目疮痍又纷争频起的国度,哪有他们一家安心立命之地?于是转辗两年多来到了南京,找到了当时的国民政府“华侨救济总署”,希望能申请到一张遣返泰国的船票,可久申无果。这时南京国民政府早已风雨飘摇,无心顾及民生。不得已在南京的广东籍侨友帮助下艰难度日。1949年4月23日终于迎来了人民子弟兵解放军,从此沐浴在新中国的阳光下成长。到1958年高中毕业于南京八中,考入了杭州大学物理系。四年后,于1962年毕业被分配到浙江省百年名校杭州市第二中学任教,1983年被评为中学高级老师,多次被评为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在桃李园中辛苦耕耘整整四十年,直到2002年退休。
  在大学期间,丘永宁老师记忆最深的是1959年夏天的浙江省高校侨生夏令营。夏令营的其中一项活动是到新安江水电站参观学习,当他参观完正在建设中的新安江电厂大坝和发电厂房,站在逾百米高的宏伟坝顶,看着敬爱的周总理“为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建造的水电站而欢呼”的题词,他感到豪情满怀欢欣鼓舞,感到祖国一定能走向繁荣富强,大大激发了他日后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热情。
  --勤教好学--
  在杭州二中任教期间,丘永宁老师一直秉承着“诲人不倦”和“百问不厌”师德风范,“爱学生、重课堂”是他的教育理念,他和蔼耐心地对待每一位前来求教的学生。当时住校生中有不少归国求学的华侨学生,他们离乡别母来到祖国,也会有成长中的烦恼感到不知所措,常常会莫名地迷茫担忧。丘老师意识到自己作为教师,作为受过共和国成立前后两个时代洗礼的侨界“兄长”,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应亲近和开导他们。于是,他经常找他们絮谈,倾听他们吐露的心声。在他们融洽的攀谈中,丘老师表现得十分谦虚和诚恳,并且是不厌其烦地接待他们,回答他们提出的任何问题,从一般的物理、电工知识,到文学、历史,甚至是生活、处世方面的问题。有时,一时解答不出来的问题,他必定追根究源,甚至查遍各种辞书,然后再约定时间给咨询者满意的答复……
  丘永宁老师除了为人师表,还十分刻苦好学。他说:“教师的能耐都是在课堂上展现的,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准备一桶水。教师要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这样才能达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境界。”他的记忆力特强,有时可以达到过目不忘的境地。他博览群书,知识面宽。难怪学生说喜欢听他的物理课,他总能深入浅出地释理,生动有趣地讲解。他常说人生要有“小天地”,也要有“大视野”,在他放眼世界的过程中,蕴含着浓厚的爱国忧民情愫。
  回眸40年的教学生涯,丘永宁老师感慨万千。他说:“平凡而琐碎的育人工作,苦中有甜,先苦后甜。跟莘莘学子在一起,还能品尝到教学相长的乐趣,受到同学们青春气息的感染。这一辈子当老师,值!”
  --助侨为乐--
  1984年丘永宁老师在侨友们的助推下,参加了以归侨、侨眷的中上层人士为主的中国致公党,1992年被选为第六届杭州市政协委员,1995年被选为第五届杭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1996年当选为中国致公党杭州市委员会副主委,1997年当选为第七届杭州市政协常委,1998年当选为浙江省第八届政协委员。
  在这期间,丘永宁老师又有了一种崭新的生活体验。通过一系列的参政议政,一扇了解社会、洞悉世态的明亮窗户被开启,一条让他广结良友益师的途径被开辟。丘永宁老师本着报效祖国为社会服务的宗旨,积极反映社情民意,时时为老百姓说话。不管是在工厂、农村、学校、福利院、社区,还是在重大工程、机关等的调研和视察中,丘老师重视每一次活动,积极与政协委员们沟通,及时体察实情、了解世情、理解国情、放眼世情,于微小之处建立博大的理性思路,多次详尽地为政府建言献策。
  在1992年杭州第六届政协年会上,针对市长《政府工作报告》中“科技兴市”方针的提法,丘永宁老师撰写了《建议把“科技兴市”方针改为“科教兴市”方针》的提案,被市委市政府采纳。后来,该提案被杭州市政协评为优秀提案。在丘永宁老师兼任致公党杭州市委参政议政委员会主任期间,领衔调研和撰写的调研报告有《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村初级保健工作中要重视的几个问题》、《关于我市高校教师流失的分析和思考》、《关于华侨、华资在杭投资情况调查及我们的建议》、《关于发展杭州有线电视的报告》等,并代表致公党杭州市委会在多次杭州市政协年会作大会发言。曾两度被评为杭州市政协“双好委员”(本职工作好,委员工作好)。
  2002年退休后,丘永宁老师婉谢了杭州二中校长和多家学校的聘请,只想给自己留点时间,用以学和调理。以欣然之心,做喜爱之事。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方面补些课。他读的书主要是文史类方面的,他说,望向历史深处,体悟自己的人生历程,有时很多苦涩,却能酿出一坛好酒。
  丘老师喜欢说“岁月如歌,流淌着欣慰。”他一直很庆幸生活在邓小平开创的好时代,这个时代对知识分子很尊重,改革开放又带领国家走向富强,使人民从精神和物质上都获得了新生。退休后,丘永宁老师先后走访了两岸四地、周游东南亚和欧美等十余个国家,开阔了眼界,也深为祖国三十年来取得了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而自豪。他说:“当我们到海外访亲问友时,他们反而羡慕我的晚年生活:享受着公费医疗、有一套自己的住房、有一份衣食无忧的退休金。”
  这些年来,丘老师还是一直热心着侨联工作,积极参与侨联的各项活动,无论是参与老归侨小组活动的组织、还是为《侨聚》杂志投稿、为侨联五十年画册《侨聚西子》征集资料,他都不顾年迈,欣然前来……那份对侨联事业的执着热情,让我们感受到了老归侨身上的温暖余热。
  蹉跎岁月几十载,丘永宁老师早已把他乡杭州当成自己的故乡了,在这里,用丘老师自己的话祝福他有幸福的晚年生活:
  少小别番返唐山,
  曾经桃李风烛残。
  青丝渐白世昌泰,
  更惜晚霞衬云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