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裕州:现代农业的追梦人
陈裕州,拥有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农业MBA学位,杭州美泉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杭州市留联会理事,桐庐县侨联顾问,杭州万寿亭农贸市场侨联主席。2011年,获杭州市侨联新侨创业明星奖。
陈裕州,一个地地道道的现代农民,拥有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农业MBA学位,从2006年至今,已经在杭州先后创办了两家农业公司。像他这样学这个专业又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人,在杭州市是很少的,如果想问个为什么,他经常归结为因自己是一个不断做梦又不停追梦的人。在许多的梦想中有三个梦影响了他的前半生,改变了他的生活,并最终固定了他后半生的主要生活内容。
大学毕业的那一年,有一次去机场接单位的一个外宾,从未和老外讲过一句英文,这让陈裕州当时倍感无助,进而感到哑巴英语会是自己未来发展的一个障碍,所以,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成了他进入社会后的第一个梦想。
相信一流的大学有着一流的学术水平和学术氛围,所以他当时选择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去进修。从开学的第一天起,他便开始了对自己的魔鬼训练,在一年的培训中,没有给自己放松的机会,因为他知道这种学习对他来说时间成本是巨大的。后来在托福和GRE的考试中分别取得640分和2300分的成绩,就这个成绩而言,在当时可以申请到北美绝大数的一流大学。
实现这个梦想使陈裕州懂得了,无论梦想简单与否,都需要付出和奋斗,努力终究会得到回报。如果说后来出国对于补习英语的初衷是个意外的话,那么后来与农业结缘或许是命运对他的一种安排。
他的第二个梦想是在出国后。2002年进入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学习,当时梦想着能够通过学习、就业,然后扎根在那个国家,抱着这样的梦想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但那种程序化的安逸和平静让这个不安分的人渐渐开始厌倦,他希望自己的生活多些未知、起伏、甚至是飘荡,似乎那样的生活才有味道。所以2005年的时候他就想着放弃扎根加拿大的想法,回国创业。
用陈裕州的话说,相比之下国内更适合创业,中国的经济活力以及弥漫着整个国家的创业精神,这个环境是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在这个背景下,他最终决定放弃了当时的梦想,但未曾想到,这个决定会在不久以后把他的人生坐标定在了天堂城市----杭州。
在追求这个梦想的过程中使他懂得了,有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知道在什么时候调整方向;懂得坚持,但也要学会放弃,不是所有梦想都值得坚守,为自己的梦找一个适合生长的土壤和梦想本身同样重要。
他的第三个梦想是在圭尔夫大学学习时产生的,因为他学的是农业工商管理,班级里绝大多数同学都是当地地农场主的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参观了很多农场,渐渐的开始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做一个农场主。他说,之所以喜欢做农民是因为这个工作是与天地打交道,用勤劳和诚实来换取自然界的回报和社会的认可;用行动来验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能做这样的工作不失为人生一大快事。但他没想到圆这个梦的机缘来的是那样的快。
2006年3月的一天,在由芝加哥到东京的飞机上他认识了一个邻座的杭州人,为了打发十个小时的无聊时间,他们天南海北的聊,当谈到未来的梦想时,两个人找到了共同的田园情结,半年后陈裕州来到杭州,那个杭州人成了他现在的合作伙伴。当年10月,在桐庐县创建了第一家农业公司---杭州龙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但经营这个公司并不顺利,因两次选项不好让他交了大约100万的学费。也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经过不断的总结完善原来的商业模式,2010年他和他的合作伙伴决定投资五千万再复制一个农场。2011年4月份,在余杭区良渚镇租下1200亩地,注册了他的第二家农业公司---杭州美泉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方向仍然是着眼于食品安全来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由于坚持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制的农场模式,现在新农场的私家菜园项目即是市民们的现实版开心农场,也是大企业的专属菜园,使得那些有实力的企业,可以将自有农场的绿色蔬菜作为给员工的一项福利,而不必真的去投资农场。
有了前面五年的摸索和实践,他认定这个梦值得用自己的后半生去追求,放眼明天,他充满着必胜的信心。
创业更多的是考验一个人的综合品质,这个梦使他懂得了:激情要长期持有,坚持要充满信心,担当应有的责任,忍耐那份寂寞和清苦,淡定的看待一切高峰与低谷。
陈裕州的农场在万寿亭农贸市场开了直销点,让绿色农产品直接到消费终端,同时也让他走进了侨联。每年春节,万寿亭农贸市场所在的天水街道侨联组织慰问孤寡老人,陈裕州积极参加。农贸市场经营户中,除了陈裕州这个海归外,还有10多名侨眷、留学人员家属。2011年11月,天水街道侨联在这个有一定资源的农贸市场,组建了侨联组织,陈裕州被选为万寿亭农贸市场侨联分会主席。成立仪式上,陈裕州激动地表示,要发挥自己的专长,和其他经营户一起共同发展,并和社区结对,在城乡统筹、扶贫帮困等方面发挥作用。他还把自己在省侨联演讲比赛中获得的奖金捐给了农贸市场侨联分会。2012年春节前,万寿亭农贸市场侨联举办“春节送温暖”活动,为独居、空巢归侨侨眷发放了年货,送上组织的温暖和关怀,弘扬“以侨爱侨、以侨帮侨”的良好社会风范。陈裕州说,“我有切身感受,在国外时特别惦记自己的老人,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如果说有相关组织在节日能够给予家里人帮助和关心,那对于国外的亲人来说,这种感情沟通的力量将被放大后感恩。天水街道侨联让我加入这个组织时我也就没有推辞,因为落到实处的帮侨、助侨、惠侨的好事我愿意去做。”
陈裕州这个追梦人执著的努力,让他在杭州的土地上有收获,他又执著地把收获的喜悦分享给西子湖畔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