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朱奔:杭州侨界的“民间外交家”
张朱奔:第十届杭州市政协委员、杭州市侨联兼职副主席、克罗地亚联合华侨会会长、杭州公共外交协会常务理事、浙江泰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泰地房地产集团总裁。
“我与克罗地亚有着割舍不掉的情缘。”
2012年9月8日,“中国-克罗地亚经贸论坛”在杭州万新大厦泰地集团热烈举行。杭州市侨联组织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融、旅游、汽车、家电制造、休闲用品产业等10多名企业负责人,与来杭访问的克罗地亚共和国海事、交通及基础设施部部长、克罗地亚大使馆驻华大使、克罗地亚外交部副部长、克罗地亚财政部副部长等克罗地亚官员就中国-克罗地亚经贸合作特别是杭州企业走出去到克投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和探讨。
克罗地亚交通信息部长Mr.sinisa Hajdas Doncic回国后,一直感叹:杭州之行,让我们知道中国是怎样发展强大起来的,克罗地亚与中国的贸易,一定要继续深入向实处发展。
这样由数位国外政要参加的经贸论坛,就是在张朱奔这位时刻心系着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被誉为杭州侨界“民间外交家”的热心牵线下,成功举行的。张朱奔能成功牵线这样的经贸交流活动,是因为他早就融入了克罗地亚主流社会,克罗地亚官员多次向张朱奔发出让他担任克罗地亚经济发展顾问的邀请。在亚得里亚海边的红酒、奶酪间,张朱奔经常自豪地与克罗地亚友人笑谈西湖、马云、姚明与“神九”……
担任着克罗地亚联合华侨会会长职务的张朱奔,又是杭州市侨联副主席、杭州公共外交协会常务理事,一直乐于做海外联谊和公共外交工作。张朱奔总是快乐地回忆二十多年来侨团开展的促进中克交流的大大小小活动,他说每项活动都是华侨对祖国深厚感情的表达。1999年,澳门回归的喜庆日子里,张朱奔组织克罗地亚联合华侨会,在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举行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隆重的庆祝会,数百名华侨欢聚在一起,感受着每一个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欢乐气氛。
张朱奔与克罗地亚的渊源,还得从二十年前说起,那年,他去德国考察,受克罗地亚驻德国大使的邀请,张朱奔开始与克罗地亚做起了进出口贸易。很快的,张朱奔就爱上了克罗地亚这个美丽富饶享有“亚得里亚海明珠”美誉的“千岛之国”。
张朱奔与克罗地亚做贸易,这一做就做了二十年。克罗地亚是世界上最知名的五大葡萄生产产地,巴德尔(BADEL)1862是克罗地亚最大、历史最悠久的葡萄酒生产商,有着150年的悠久历史,在克罗地亚的名声与中国茅台酒一样家喻户晓。张朱奔独具慧眼看中这一优势,于2012年强强联手创立首个中克合资公司--“巴德尔1862泰地投资有限公司”,成为巴德尔1862葡萄酒公司在中国的独家代理商。“克罗地亚酒品俱乐部”也同年在杭州揭幕。
张朱奔表示,除了贸易,要进一步拓展中克两国在旅游、运输、绿色能源、基础设施、农业、渔业等领域的合作发展,为祖国富强尽绵薄之力。
在他眼中,酒,已不再只是一介物质。传杯换盏间,传递的是中克两国人民深厚友谊,是引领中克经贸、文化、政治交流的“液体语言”。
“我要做一粒优质的种子,在沃土中长成参天大树。”
与张朱奔交谈中,不用山重水复的追问,没有排山倒海的表白,他已经过滤了日复一日的风雨岁月,如月光透过花叶,筛下安静的疏影。听张朱奔娓娓道来的创业故事,我发现,事业,先是一种际遇,然后才是选择。
张朱奔创业的二十年间,除了满满的自信,一直坚持着“创新与积累”的理念。他说:“实践中需要不断地创新与积累才能做强做大。光积累不创新就不会前进,光创新不积累就没有后劲。”
1971年2月,年仅15岁的张朱奔被从家乡浙江乐清选拔进了浙江省体校,成了专业乒乓球运动员。退役后又留在省队当了教练员,还被评为浙江省优秀教练员,乒乓球世界冠军吕林也曾是张朱奔的学员。
乒乓球运动,让张朱奔练就了敏捷的的思路与快速的应变能力。1993年,张朱奔放弃省体委舒适的“金饭碗”,抱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雄心壮志,毅然下海组建浙江万通·新世纪集团(浙江泰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经过二十年跨越式发展,已形成以“泰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核心,以房地产、石油能源产业为支柱,立足沿海、面向全国、着眼世界的大型企业集团。目前集团总资产规模130亿元。
张朱奔掌门的泰地房地产公司为泰地集团的支柱产业,多年来稳步扩张,趁势而上,在温州、杭州、金华、绍兴、河南等地累计开发优质商品房近300万平方米。
在张朱奔心里,最自豪的就是将于2013年年底竣工验收的厦门“泰地?海西中心”这个里程碑式的项目。我去了泰地集团几次,每次看这段VCR,都有心潮澎湃的感觉。届时,借力于“厦门石油交易中心”的入驻,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的“泰地?海西中心”将会是目前厦门市唯一集国际甲A写字楼、白金国际酒店公寓、超五星行政酒店、国际购物广场和高档海景公寓于一体的高端城市综合体。
我觉得张朱奔从运动员到教练员,再从官员下海经商,是转型成功的典范。提到了“成功”二字,他却对我说了这番话:“成功与否,就像种子,撒播在土地上。如果是一粒虚弱的种子,撒在肥沃的土地也许能苟且存活,一旦土地贫瘠,就不会发芽,甚至夭折。反之,如果是一粒强壮饱满的种子,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顽强生存下来,如果遇到阳光与沃土,就能茁壮成长,直到长成参天大树。”
我终于明白,成功,是从一件事了解一个人,再从这个人了解自己,最后了解世界。
“每个海外华侨,都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走着不同的道路,我要做侨联公共外交的执行者。”
在国外呆了那么久,张朱奔明白自己就是公共外交事业的执行者。他抓住一切机会,向国外展示真实的中国国家形象,同时热心传播美丽杭州的城市蓝图。
除了自己在国外开创了事业,张朱奔也希望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能稳稳地“走出去”。谈到这一点,张朱奔表示要有三个内在条件与四个外界条件。内在条件就是要有雄厚的资金、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和适用国际化管理的团队;外界条件则是投资国政治稳定、自然资源丰富、法律制度完善和政府人脉资源广泛。有了这七个条件,企业就可以迈开步伐勇闯五洲。
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省侨联主席吴晶称张朱奔不仅是“走出去”战略的探索者、实践者与思想者,更是联络者。随着中克两国人民交往的深入,吴晶主席希望张朱奔不仅要做经济贸易的交流使者,也要将中国的书法、国画、汉语、戏曲等文化带给克罗地亚人民,更好地推动两国人民的各种交流。
张朱奔表示,作为新一届政协委员,将不辱使命,继续关注华侨的心声,注重侨情调查。企业借助政府牵头的优势,除了走出去,更要走好它,走强它,要多做有利于国家的事,做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事。
张朱奔,就是这样的“民间外交家”。见他在“酒品俱乐部”里潇洒地玩着迷你高尔夫,轻柔挥杆间显见沉稳、礼仪、运筹帷幄的风度,而岁月积淀下来的睿智、精炼、大气与淡定,使他这位翩翩倜傥如随势而动的水,安然地面对任何的飞升与跌落。
张朱奔(右二)与克罗地亚总统约西波维奇(右三)、中国驻克罗地亚大使申知非(左三)、中国驻克罗地亚经济商务参赞钱长永(左二)、巴戴尔1862酒业公司董事长奥雷布(右一)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