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侨界风采 >> 人物风采

陈文辉:爱岗敬业、关心侨界、积极参政的好大夫

来源:杭州市侨联宣传部发布日期:2013-04-19


  陈文辉,生于1962年,缅甸归国华侨,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现任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十一届、十二届浙江省人大代表、十届、十一届、十二届杭州市人大代表,杭州市侨联七届、八届常委。

1962年,陈文辉出生在缅甸仰光。那段时间,东南亚地区反华运动此起彼伏,经常迫害华人。因此,在他6岁那年,母亲便带着他们兄弟姐妹返回了祖国的怀抱,来到风景秀丽的杭州定居。时至今日,陈文辉还有一些堂兄弟待在缅甸,一直保持着联系。


  医有所长 爱岗敬业
  1985年,陈文辉从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被分配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工作,至今已有28个年头,他也从小小的实习生做到了放射科主任。陈文辉主要从事放射诊断和放射介入治疗,多年潜心学习,外出进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神经系统和肺部疾病的诊断和介入治疗,如颅内动脉瘤的栓塞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的介入治疗、肺结节的诊断和穿刺活检等。
  在简历上,陈文辉的“头衔”有很多:浙江省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分会副主任委员、杭州市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卫生厅医疗事故专家库成员、杭州市卫生局医疗事故专家库成员、浙江省卫生技术学校兼职教授。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我很好奇,陈文辉是如何扮演好每个角色?陈文辉笑笑,说:“其实很简单,只要做好一个角色,就等于做好了其他角色,那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陈文辉尽心为病人服务,想病人所想,尽可能为病人解决困难。作为医院抢救小组成员,手机一直保持着24小时开机,随时听从医院的召唤,即使后半夜,只要电话一响,就放弃休息,连夜赶到医院,为病人做检查或治疗。当上射科主任14年来,他几乎没有休假时间,全身心扑在了医疗事业上,可以说,365天、24小时都在医院忙碌,都在为病人着想。对前来求助的病人,陈文辉总是有求必应,毫无怨言。有些病人有特殊要求,上班时间不能解决的,就利用中午休息或者下班时间,解决问题。这次省人代会期间,陈文辉白天忙于开会,晚上还要赶回医院,为病人做穿刺活检,让病人安心,尽快得到明确诊断,尽早进入治疗阶段。正因为这样的敬业精神,陈文辉多次被评为杭州市卫生局个人先进、优秀共产党员。



  热心助侨 义不容辞
  在采访陈文辉之前,我就已经听闻了不少他的好人好事。不少归侨都说:“陈医生医德好,心地也好”、“有陈医生帮忙,靠谱”……面对这些赞美之词,陈文辉说:“这是应该的,我是一名归侨,经常聆听老归侨的感人故事,不止一次为他们服务祖国的精神打动。所以,我也一直有个为侨服务的心愿,只要是归侨或侨眷要求帮助,会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
  有一次,一位老归侨查出肺癌,手足无措,一下子不知如何是好,后来听说陈文辉在杭州市一医院放射科工作,便专程前来求助。陈文辉得知这一情况,立刻帮忙联系医生、安排病房,亲自为她做穿刺活检,以便尽早做出诊断,制订治疗方案。虽然,这位老归侨由于病重,最后还是离开了人世,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走得从容、安详。她的家人对陈文辉的热心帮忙十分感激。
  孩子生病,最急的往往是家长。一个归侨由于孩子高烧不退,内心焦急,深夜致电陈文辉询问。陈文辉深知为人父母的心情,在第二天上班前,就马上安排医生给她的孩子看病。这样的小事,看似微不足道,但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对归侨而言,都是一份温暖、一份感动,让人觉得,在这样一个大家庭里到处洋溢着“爱”。陈文辉说:“为归侨服务,是我这个小归侨的职责和义务。归侨之间互相帮助,也是我们这个队伍里应该有的理念。”



  参政议政 从不缺席
  这几年,陈文辉一直担任着省、市人大代表,有着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陈文辉说,当选人大代表后,更加注重关心国家、省、市的大事,多看、多思考,将关注民生、体察民情作为头等大事。他也正是这样,践行着代表的职责:积极参加定向视察、小组活动、对外交流,坚持工作之余持代表证去走访考察街道、社区基层卫生服务中心。每年都提交高质量的建议,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他从本职的工作出发,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提出多项建议,希望能解决医疗环境,改善医患关系,让患者得到更多的实惠。如多年来对社区和乡村卫生工作的关心,提出一系列对社区卫生工作的建议,包括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硬件设备,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的医疗水平等方面;对医疗纠纷处理办法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通过努力,促成杭州市医疗纠纷处理调节委员会,使杭州市医疗纠纷处理有了具体的实施办法。
  作为一名杭州人,他关注老百姓的出行,曾对主城区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进行摸底,并提出了完善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方案;曾建议公交公司合理调配人员和车辆,解决下沙地区学校和沿途人员的乘车困难;在发现环城北路的交通隐患后,提出了“关于城市部分路段增设交通灯的建议”,通过和交警支队科研的沟通,解决了部分交通隐患。他热爱杭州这个城市,在运河边散步的时候,发现了一些不规范的标牌,提出了“关于运河沿岸标牌规范化的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可;在参照国内其他城市的茶文化节后,认为杭州也可以通过办茶文化节,宣传龙井茶,宣传杭州。
  作为一名归侨代表,陈文辉关心着杭州市侨联的建设,通过调查和研究,写下了“关于区、县(市)侨联享受同级人民团体有关待遇问题的建议”。陈文辉关心着归侨老人,时常和老归侨进行沟通和交流,当了解到老归侨希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活动场所之后,提出了“关于要求建立杭州市归侨侨眷活动中心的建议”;针对目前老归侨的生活困难,他提出了“关于扩大社区助老范围,降低针对归侨侨眷服务门槛的建议”,希望政府和社会能继续关注老归侨,帮助老归侨。陈文辉也关心着下一代的发展,意识到海外归国创业人员对子女教育的担忧和希望,提出了“关于完善海外回国创业人士子女教育的建议”,希望通过教育条件的改善,让海归们能在杭州安心扎根,让海归们的子女在杭州快乐学习,共同为建设幸福和谐的杭州作出贡献。
  陈文辉,就如同名字里的那个“辉”字,像一束光照耀着、闪烁着,把温暖和光亮带给身边每一个人。他很低调,在医学里领域默默耕耘十几年,竭尽所能帮助病患者和归侨群体,从不说苦也不嫌累;他也很“高调”,作为省、市人大代表,在发现问题时敢于为侨发声、为民献言,从不怯步也不嫌烦。除了“妙手仁心”,我似乎找不到更合适的词来形容这样一位好大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