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侨界风采 >> 人物风采

赵乃刚:心系侨情架“金桥”

来源:杭州市下城区侨联发布日期:2013-07-25

赵乃刚,天水街道仓桥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侨联主席。曾获得“浙江省优秀社区工作者”、“杭州市十佳社工”、“杭州市首届侨界十大杰出人物”等荣誉称号。他带领的仓桥社区侨联获得了杭州市规范化基层侨联、浙江省五星级村居(社区)“侨界之家”,“全国社区侨务工作明星社区”荣誉称号。

 

仓桥社区党委书记赵乃刚,硕长的身材,一双挺精神的眼睛,一副眼镜,颇有学者风度。2012年杭州市“杭州市首届侨界十大杰出人物”评选揭晓,天水街道仓桥社区党委书记、侨联主席赵乃刚榜上有名。提起赵书记,仓桥社区的男男女女差不多都认识他,特别是侨眷们说到他,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异口同声地夸他为“贴心人”、“好书记”,还会讲不少的故事给你听。 

“心灵驿站”让老人放松心情

去年3月,侨眷张老先生不幸中风,身心受到重创。赵乃刚知情后,即刻上门探望,从精神上给予安慰,并针对他复杂的心态,专门邀请了杭州市妇联志愿者心理咨询师为他在心理上“释疑解惑”。经过多次上门疏导劝慰,张先生的心平静下来了,纠结的情绪慢慢放松了,终于打消了顾虑,又回到了原先的正常生活中。

张先生的心态回暖,给赵乃刚上了活生生的一课,他思忖:社区老年侨界人士较多,他们中因身体、家庭、子女等状况造成心理压力的,远不止老张一人,何不利用社区丰富的志愿者资源,为他们开辟一个心理辅导的场所?他的想法得到了老人们的认可。就这样,赵乃刚在社区“金桥俱乐部”内开设了一个“心灵驿站”,邀请市妇联维权与法律志愿服务小组人员,定期来社区与侨界老年们谈心聊天,咨询服务,提供精神上的“医疗保健”。

“老人休息椅”让老人“转角遇到爱”

有一次,赵乃刚在走访中,侨眷刘工向他提出,老式多层楼房要求安装电梯的问题。这是当前居住在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多层楼房中的老人们的共同愿望。诚然,“老楼房装电梯”是条思路,但受到现时种种条件限制,一下子要解决又存在诸多困难,更何况前景也不明朗。

电梯暂时装不起来,老年人和跨入老年人门槛的老人有增无减,问题突出地摆在社区面前。怎么办?赵乃刚头脑中偶然想到了公交车和面包车上的折叠椅,能不能在楼道转角处安装这种折叠椅呢,可以让老人在上下楼梯中歇歇脚、喘喘气。

“好!”这是老人们的回音。赵乃刚把这个想法向街道作了汇报,在各方支持下,很快聘请了设计单位进行设计,落实专业厂家制作,并选择了在中山北路450号老年侨界人士较多的多层楼房安装试用。

老年人休息椅的安装,对那些体弱多病、又经常需要上下楼外出买菜、就医、娱乐、活动的老年人士来说,中途坐一坐、歇一歇,手上拎的东西搁一搁,原先怕爬楼梯,现在这种担心淡薄了。真如有的老人说,爬爬坐坐,这也是一种健身。侨眷罗大妈深有感触地说,楼道安装休息椅,社区为我们老人考虑得太周到了,转角遇到爱,我已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远在海外的女儿,让她放心,也分享这份爱意。

现在,社区安装老人休息椅已通过慈善认领等途径在街道所辖的7个社区普遍推广,力求在今年全地区实现安装老人休息椅的全覆盖。

“雪中送炭”,让老人感受尊严

一直来,赵乃刚把社区那些有生活困难的侨界人士掂在心上,努力从多渠道寻求解决办法。困难归侨陈某有个患肝病的儿子,看病吃药家境贫困,为了改善他家的条件,赵乃刚和社工们共同努力,为他家争取到“1+X”亮居工程特照,区政府免费为他家进行了简单装修,并配置了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总价值4650元的家用电器。今年,老陈得了白内障,医药费自负部分达4000余元,赵乃刚又千方百计为他争取到统战帮扶款解决了问题。侨眷张奶奶孙子患有先天性皮肤病,生活过得十分结据。赵乃刚看在眼里、挂在心里,依靠共建力量,促成了杭州大厦购物中心团总支与张家结对,让他们感受雪中送炭的温暖。

侨眷毛工、吴阿姨夫妇的女儿定居德国,俩老物质生活有保证,但免不了身体不适和精神寂寞。每当这时,赵乃刚总会与侨联成员或楼道小组长上门走访看望,为他们排忧解难。老人过世后,亲人不在身旁,赵乃刚和社工当起了孝子,给老人安排后事,给逝者得到了应有的尊严。去年4月,老人的女儿、女婿带着两位外孙,专程从德国回到杭州,特地赶到社区,将他们从德国带来印有当地市政会建筑的一只精美工艺瓷盘赠送给社区,以表达感激之情。

换位思考,搭建金桥创品牌

  独居侨眷祁阿姨是一位老知识分子,丈夫去世后过着独居生活,很难适应。赵乃刚心里放不下,经常抽出时间上门看望,与她聊天,宽慰她的心情,帮助她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老人因经常头晕,经医院检查后原因是颈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她心理压力更大了。赵乃刚为了帮助老人解开心结,利用晚上休息时间专程带老人去医院专家门诊,请自己朋友某医院颈椎外科主任分析病情,终于解开了老人的心结。

对社区有困难的侨界人士,赵乃刚总是换位思考,寻求最大的公约数为他们解难化愁。与此同时,他还十分注重侨务工作的阵地建设,如寄托着美好心愿,以“金桥”命名成立的“金桥俱乐部”、“金桥学习日”、“金桥服务点”、金桥文化角”等,为社区归侨侨眷开展学习交流、活动联谊开辟园地、架起金桥。“金桥”成为了仓桥社区、天水街道乃至下城区、杭州市侨联工作的品牌。时任中国侨联副主席林淑娘、李祖沛等领导曾到仓桥社区金桥俱乐部视察,对社区侨联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赵乃刚被评为“杭州市首届侨界十大杰出人物”后,社区的侨朋友们都对他说:当之无愧。可他坦诚地回答:“社区归侨侨眷多数是老人,其中不少还是独居和空巢老人,作为基层的社区书记,侨联主席,我无法取代老人们海外子女的那份亲情。但是,我把自己看成他们的晚辈,而晚辈给长辈的关心和孝心,这是我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