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来自建德梅城宝塔山下的芭蕾舞蹈家
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的金丝绒的帷幕徐徐拉开。
正在演出现代舞剧《图兰朵》。讲述一位落难的王子却爱上了一位权重位高的女子,双双坠入爱河。历经艰险,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图片中是王子一段思念的独舞!这个“撕腿”动作表现的是一种情绪的释放和抒发,也是独舞的高潮部分—在芭蕾的技术技巧中难度相当高的。给人以刚劲、力度美的享受,传递出爱的强劲力量。
这是古典芭蕾舞剧《堂吉柯德》斗牛士的领舞,有浓烈的西班牙风格,也是芭蕾性格舞中的一种!图片中挥舞斗篷的动作,是他的一个个人展示 ,为了引起西班牙女郎的注意!对此,有一连串的挥舞动作!斗篷在空中飞舞得很有张力!展现了西班牙男子张扬奔放的个性。确实,把我们带到了喧嚣的斗牛场,令人神往。
现代舞《光之影》片段中一段独舞+双人舞
……
全场一阵阵掌声,把我从一瞬间的沉思中拉回到剧场。如果不是有幸在香港建德同乡会相识,他操起一口道地的梅城话,怎么也想不到,眼前这位英俊潇洒的芭蕾舞蹈家、编舞者,竟然是土生土长的建德人,来自梅城三江口的宝塔山下。
他就是李林。已经在香港这个国际大都会的舞台上,整整拼搏了七年。以下是香港建德同乡会采访他的对话。让他亲口跟建德的父老乡亲说几句:
李林:嗨 ,各位父老乡亲 ,大家好啊!我是来自建德梅城联红村毛草垅的李林。我是一名芭蕾舞演员。目前,建德人中,我不知是否唯一的一个跳芭蕾舞的!我从小在梅城长大。小时候,第一次到幼儿园玩那个大象滑梯时,吓得尿裤子了。真的是记忆犹新。哈哈!小学毕业后,去了杭州,在浙江艺术学校学习舞蹈 。是浙江的第一届芭蕾班 。也可以说是第一个试验品。之后,如愿考进了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我现在香港芭蕾舞团工作。在这里,有幸遇到了香港建德同乡会的老乡们!啊,说到这,突然想起了梅城的烧饼 ,那是我的最爱....。干菜烧饼说来普通,但味道就是好!吃的就是一种回忆。咬一口,脑海里满满的是幸福。 那是一种沉浸在能用梅城话交谈的感觉;那是我的爸爸领着我从小种菜、我的妈妈做常年的霉干菜、倒笃菜的回忆。这也许是我们离家已久的人,才能体会得到的虽远离建德,内心却更近的亲情!
同乡会:请问:能介绍一下你的家庭吗?
李:我爸爸李志明 ,建德梅城联红村人 。农民出身。 为了供我上学,特别是学芭蕾,开销挺大的,他用抓惯了锄头的起满老茧的手,白手起家闯荡,做辐条行业 。妈妈:李云花,建德梅城联红村人…和父亲手拉手创业!妻子:刘昱瑶,四川成都人 ,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附中芭蕾舞系,2007-2016年,在香港芭蕾舞舞团担负首席舞蹈员。现任香港罗逸雅芭蕾爵士舞学校任校长。
同乡会:请谈谈你爸爸妈妈对你的培养。
李:我父母从小就对我特别严格 。记得我小时候很调皮,我妈妈就用竹丝打我屁股 。我小学的成绩一直很优秀,恐怕就是怕打屁股吧 !当我突然要转去学舞蹈 ,父母居然爽快地同意了,显得特别的开明。 其实,作为农村长大的孩子,包括我父母,对舞蹈真的很陌生。芭蕾舞更是从来都没有见过。但他们还是大胆地让我自己去闯 。以后,我才慢慢明白,这也是一种爱 ——放手的爱。他们无时无刻不关心我,挂念我。但从来不打扰我的学业 。可以说,我父母在教育培养方面是即严格,又开放;即传统,又前卫 。无条件地支持 !
同乡会:说的很好!那时,你怎么会爱上舞蹈?
李:起初 ,对舞蹈我只知道好玩,可以活蹦乱跳。当时甚至不知道舞蹈是什么。即便到了舞蹈学校,我也不能说就已经爱上舞蹈,尽管已深深感到父母培养我不容易。直到我从事了这门专业,特别是面对观众的一双双专注而又欢乐的眼睛时,我才真正看到了芭蕾的魅力 。或许没有经历过的人还不能理解其中的玄妙。芭蕾舞中很多地方表现男人的力量之美。有男人的阳刚的气质,有对爱情的温柔憧憬 ,有人们所看不到的台后的一再坚持 ……。所以,渐渐的,我觉得这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如果离开了这门艺术,也许我的人生就失去了那部分特别迷人的色彩。
同乡会:再谈谈你妻子对你的支持和帮助。
李:我老婆是一个性格刚烈、热情纯真的女孩 。她认定的事情是不会改变的 ,就像她认定了我一样 。她自己肩负首席芭蕾舞演员,戏份大,已经非常繁重。但在各方面都尽力支持我 。在我编舞时,她比自己的作品还看重,给我提出很多中肯的修改意见 。在我演出时,台下那么多双眼睛中,一定有一双最忠实、最深沉的眼睛。这样,我跳起芭蕾来,就完全忘我。生活中,她更是嘘寒问暖 。俗话说: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默默支持着 。我和老婆就是在相互扶持 、相互竞争、相互帮助中不断前行 。我喜欢这种夫妻相处之道。
同乡会:小刘在香港芭蕾舞团是首席舞蹈员,是非常出色的舞蹈家。为芭蕾舞艺术、为香港和世界上的广大观众,奉献了十年的大好青春。一直到大龄了才考虑生育。还继续奉献芭蕾事业,培养新人。你们是一对事业上互相扶持,志向上互相辉映,生活上互相照顾的模范伉俪。
同乡会:看来,你们夫妻俩,对芭蕾舞特别有感情。
李:是的。慢慢地,学着跳着,就觉得离不开了。 就像两个人相处久了,有感情了,分不开了一样。 我对舞蹈就是这样的感觉 。有时候,真是又爱又恨!对舞蹈演员来说,确实,在舞台上是光鲜的。 但是,走下舞台,平时的生活很普通。当然,学了芭蕾,跳了芭蕾,改变了人的内在气质。
同乡会:能把自己所钟爱的,作为为之流血流汗的职业,还把真善美以一种特别流畅的的方式传递给大家,当然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幸福。祝你百尺竿头更进一尺!
李:谢谢前辈鼓励!
同乡会:我是否可以对你在香港团里的下一步,提点建议?
李:嗯嗯,好啊 当然可以。
同乡会:香港回归祖国快二十年了。文化共融还需要加强。如果你能够编排一个节目,以继承和发扬光大中华传统文化,并跟国际接轨,洋为中用。题材也可以考虑跨越时空。能为香港跟祖国的紧密连接,把芭蕾向更大、更高、更广的领域发展。人生就无怨无悔了!我想,你做得到的。
李:这个想法很棒!!不过,实施起来,难度会非常大!因为我们团历来只演西方的剧目。团长换来换去,尽是老外。再说,编舞的机会也不是什么时候都有 。尽量争取吧! 看看明年的空白档期中是否有机会。
同乡会:最后,请你对建德的父老乡亲再讲几句。
李:作为一名第一个从建德走出来的芭蕾舞演员 ,我不希望仅仅是我一个建德人在从事这个高雅的专业。希望不久的将来,我能够带着我的专业和我的满腔热情,和我老婆一起回到可爱的家乡 ,建立起属于家乡人民的芭蕾舞学校 。让更多的父老乡亲了解芭蕾、欣赏芭蕾、陶醉芭蕾,活出建德人新的精神风貌。
也特别感谢,同乡会特地组织大家来观看我的演出,为我捧场,支持我们的事业。让我人在香港也有大家庭的感觉。
同乡会:悠悠天门壮士先!相信你的愿望一定会得到家乡的大力支持!再见。
李:再见!
李林的话出自于肺腑,很纯真,很亲切!都说,芭蕾舞是最残忍的舞蹈。指的自然是学习、排练的异乎寻常的艰辛,伤病是家常便饭,还往往要带伤演出。就此问起李林,他只淡淡地一笑。
作为高级独舞员,李林已在芭蕾舞台上成功塑造了许许多多鲜活的角色。在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和cctv舞蹈大赛一再获奖。在夏湾拿国际芭蕾节演出,反响强烈。为舞团的《编舞家巡礼》系列创作了《挣脱》以及编排的现代舞《心》,广受好评。
他不是出生在光环闪闪的艺术世家、也并非天赋特别异禀、更没有条件自幼得到舞蹈培养,那么,是什么成就了他?当然首先是他自己的勤学苦练。其次,是舞蹈学校和舞蹈学院的栽培—得益于祖国的大环境;得益于梅城—古严州府的紫气东来,人杰地灵。
显然,高大挺拔的宝塔给了他坚挺刚劲的身躯;清澈而川流不息的新安江水给了他流畅轻柔的舞姿;古镇梅城南郊的黄土地给了他深植其中而迸发出来的连绵不断的动力!这才是真正的舞者乃至所有在生活中砥砺前行的“舞”者所共同神往的刚与柔的极致结合。
该谢幕了。我们自豪地异口同声高喊:我是建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