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区县动态

临平区运河街道侨联打造“韵荷同心 统助共富”工作品牌

来源:杭州侨联发布日期:2025-10-16


临平区运河街道深入贯彻落实《浙江侨界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行动方案》,以“回得来、引得进、留得住”为目标,围绕“侨助工坊”与“侨青入乡”双轮驱动模式,精准把握涵养资源、智力回流、乡情联谊等关键环节,构建“创富、帮富、润富”路径,聚焦“乡村振兴、产业升级、美丽经济”三大主战场,打造“韵荷同心 统助共富”工作品牌,推动侨界资源转化为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目前,辖区拥有侨界人士300余人、涉侨企业20余家,涉及农业、纺织、文创等领域,逐步形成“侨智赋能、侨力兴业”的生动局面。

小工坊大创新:

“侨力量”激活乡村沉睡资源

一是模式创新破解共富难题。面对农村老龄化、闲散劳动力闲置等共性难题,“奶奶侨助工坊”创新构建“政府引导+侨企运营+农户参与”机制,将侨界资源与乡村需求精准对接。侨企提供种苗技术支持并负责市场销售,农户参与种植和加工,实现“亩均增收5000元,奶奶年增收超万元”的双赢效果。

二是科技赋能提升产业价值。依托侨界科技资源,工坊成功开发智能分选与采摘设备,创新“预冷+气调”保鲜技术突破行业壁垒,牵头制定全国首个果莲技术标准。科技赋能使传统农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开发出莲子酒、荷叶茶等系列深加工产品,构建起完整的“荷”产业链。

三是与网联通打通市场渠道。工坊借助侨商网络对接市场订单,2020年果莲上线盒马即热销;2024年果莲已面向全国销售,近4年销量年均增长300%。

小切口大突破:

从“一地荷香”到“全域芬芳”

一是从点到面的空间拓展。“奶奶侨助工坊”的成功经验在街道复制推广,培育出“杭缎手工艺侨助工坊”“桑农侨助工坊”“洋机妈妈共富工坊”等12家特色工坊,涉及农产品、纺织品、非遗手工技艺等领域,形成“一圈+N坊”的“15分钟就业生态圈”。

二是从单一到多维的产业延伸。从果莲到航空、纺织等多个领域,侨界力量在乡村各业发挥重要推动作用。侨眷姚雨婷创立的杭缎工坊培训吸纳47人从事织造工作,借助亚运会等国际窗口开展文化体验,拓展海外市场,推动中华传统技艺与文化走向世界。杭南村“洋机妈妈共富工坊”由乡村CEO牵线侨企承接订单,并自主开发手工制品,借助直播等方式打开销售渠道。

三是从一产到三产的融合发展。借助侨界力量,积极探索“农业生产+旅游观光+研学体验”的三产融合模式。“奶奶侨助工坊”结合千亩荷塘开发生态旅游,实现单一农业向复合功能的转变。侨眷邓祖如作为非遗传承人,自筹建设亭趾月饼制作技艺研学体验馆,推动非遗传播。归国留学人员朱世豪致力于文创园运营发展,引入晚峰榫卯、大月府古装拍摄基地等文创企业,园区上榜“长三角最美公共文化空间”。

小个体大情怀:

侨界精英回报桑梓的暖心实践

一是多领域助力家乡发展,海归青年展现担当。街道涌现出一批满怀乡情的海归青年:洪智浩放弃海外优厚待遇投身高效生态农业;沈卫东创办“村村都有工程师”人才培训班助力乡村振兴;沈佳慧带领企业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积极推动并实施多个公益项目,荣获杭州市品牌公益服务项目称号。

二是发挥优势服务社会,侨界人士贡献力量。侨界代表积极运用自身资源和影响力,助力社会发展。屠洪敏主动为45位特殊群体人员提供就业岗位,推动重建“丰稔桥”项目;周鑫丽深耕国际教育服务12年,助力1800余名学子海外求学;胡丽芳长期从事国际友好交流,组织如“中日通用时装设计研讨会暨服装展演大会”等多场国际友好交流活动,为中外友好交流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三是积极构建帮富格局,侨企助力共同富裕。多家涉侨企业推动“共富基金”设立,杭州老板电器、晨宇建材、戴乐搪瓷等企业积极参与。“晓东工作室”与双桥村结对共建,文化惠民近2000人次,累计“金秋助学”38户,帮扶困难家庭17户,爱心捐助近10万元。

小平台大视野:

侨助共富模式的推广价值

一是打造可复制的共富样板。“奶奶侨助工坊”的成功机制被提炼推广,入选“浙江省优秀共富案例”,吸引18国29家海外华媒前来实地探访。其“统战引领、产业联建、群众参与”的经验做法,为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共富方案。

二是形成有传播力的品牌效应。工坊相关话题在社交媒体引发广泛关注,#莲子奶奶团指尖生金剥出共富味#阅读量破亿,#杭州再就业女团莲子剥出共富路#讨论量超1.1万并登上同城热搜榜单,成为“侨助共富”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标杆案例。

三是构建可持续的运营模式。通过出台标准化工坊管理规范,构建“标准化+定制化”的复制推广体系,持续深化提炼并输出“侨助工坊”共富模式的有效工作机制,确保侨助共富的可持续发展。




从一个小果莲加工工坊,到全域推广的侨助共富案例;从单一的“侨个体”创业成功,到区域侨界资源的统筹汇聚;从一个村庄的试点探索,到跨区域的模式推广。未来,运河街道将以“奶奶侨助工坊”为起点,持续撬动侨界助力乡村共富的大格局,让“侨助共富”的运河模式焕发更大生机,努力为全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侨智侨力。